十三五规划期,即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”的实施时间,涵盖了2016年至2020年这一时间段。这一规划期是我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,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十三五规划期的时间背景
十三五规划期是在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的。这一时期,我国经济增速放缓,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为主要任务。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,国家提出了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新发展理念,并以此为指导制定了一系列政策。
二、十三五规划期的含义解析
1. 创新:强调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,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。
2. 协调:注重区域协调发展,推动城乡一体化,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。
3. 绿色:坚持绿色发展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保护生态环境。
4. 开放: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,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,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。
5. 共享:推动社会公平正义,提高人民生活水平,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。
三、十三五规划期的主要目标
1. 经济发展: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,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.5%以上。
2. 结构调整:优化产业结构,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提高服务业比重。
3. 创新驱动:加强科技创新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4. 绿色发展: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推进绿色低碳发展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
5. 民生改善:提高人民生活水平,实现脱贫攻坚目标,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。
四、十三五规划期的实施成效
在十三五规划期的五年里,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:
1. 经济持续增长: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.6%,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。
2. 结构调整取得突破: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,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。
3.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: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涌现,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实效。
4.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:生态环境质量改善,能源消耗强度下降。
5.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: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。
十三五规划期是我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,通过实施这一规划,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。展望未来,我国将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,推动高质量发展,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努力奋斗。






